基于信息化的多层次、多模式基础物理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
教学研究文章

在《大学物理》、《物理与工程》、《大学物理实验》等杂志发表教学研究论文80 余篇。

代表性教学研究论文如下:

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科融合的几点思考,2022(6):126-132
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物理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,2012, 29(03): 3442-3445
大学物理 7篇) 四阶精度差分法解定态薛定谔方程,2021,40(09):58-62
信息技术促进大学物理大容量混合式教学, 2020, 39(06): 47-51
多维度教学改革促进医学物理学课程建设, 2020, 39(10): 76-80
基于HTML5技术的物理动画开发与应用, 2021, 40(7):51-54
山东大学开设文科物理课程的实践与思考, 2018, 37(8): 44-46
大学物理慕课的设计、建设与应用实践,2016,35(09):3-6
法拉第效应在自旋电子学中的应用,2016,35(5):11-14
物理与工程 16篇) 医药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现状调查研究,2022,32(04):84-90.
异步与同步学习相结合的大学物理在线教学实践, 2021, 31(06) : 67-72
文科物理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研究, 2021,31(03): 97-101+107
基于国家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,2021,31(S1):5-8
医药类大学物理在线教学情况调查报告,2020,30(03):16-19
关于半壁无限深势阱束缚态存在条件的讨论,2019,29(06): 42-44
漫画教学法在文科物理课程中的应用, 2019,29(06):108-111.
美国大学先修(AP)物理课程分析,2018,28(01):35-45
-液隔离式多管黏度计的研制,2017,27(S1):317-321
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,2016, 26(S1):143-146
基于成果为本的留学生医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,2016, 26(S1): 221-224
开放课程下物理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,2014(S1): 117-118+120
晶体双折射问题的教学探讨,2014(S1):89-91
MOOCs来了,传统的课堂教育会走向哪里呢?,2014(S1):179-180+183
医学留学生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,2014(S1):173-175
强化教学过程 注重教学质量——大学物理教学基本要求的实施研究,2011,21(06):43-44
物理实验 5篇) 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与手机动画技术的融合实践——以迈克耳孙干涉实验为例, 2022,42(04):41-46
医药类专业物理实验课程现状调查与研究, 2021,41(12):35-39
基于SESAMYbKYW飞秒激光器的研究, 2020,40(02): 16-21
弗兰克-赫兹实验中重复实验的数据稳定性研究, 2018,38(S1): 99-102
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相关问题探讨, 2017, 37(06): 32-33+42
大学物理实验 基于夫琅禾费衍射的星芒现象探究, 2021, 34(01), 39-43
物理通报 数字技术条件下的物理教材建设, 2018(11):123-125
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从电脑到手机 FlashHTML5——大学物理交互动画开发工具的变革与探索实践,2021(11):10-13
高教学刊 3篇) 时代背景下的基础学科专业课教学模式创新——以“材料模拟与计算”为例,2020(36):55-58
思维导图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,2020(35):116-119
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,2020(09):32-34.
教育现代化 4篇) 理工科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——以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为例,2020,7(07):136-138
分析测试中心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,2020,7(21):127-129
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材料物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20,7(38):90-92+96
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教育体系的构建——以兰州大学物理学院为例,2019,6(A0):25-26
大学教育(2篇) 通识物理教育体系的建设与探索,2019(05):8-11
综合性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——以兰州大学物理学院为例,2019(04):28-31+65
喀什大学学报 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研究,2019,40(06): 97-100
 
相关支撑材料(pdf)
 
上一页:3.教学研究项目 下一页:教学研讨会报告